我們學習陽明心學,知道了“內求”才是解決世間一切問題、追求人生幸福自在的唯一法門。我們還知道了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。有了方法,有了信念,為何世間悟道者卻寥寥無幾?我的思考如下:
能夠主動內求并不斷精進改變的人,必是人中龍鳳。我想任正非老爺子必算一位了。太多的人成功之后盲目的自信而無“度”。當心內缺少了謙卑和恭敬,就不會再內??;缺乏了內省,就沒有了內在追求提升的動力。真正能懂得“未雨綢繆”和“物極必反”,古今中外又有幾人!無論順境逆境,都能守得住本心,砥礪前行的人,都是圣賢人。
能夠由外因變化導致內求,也算人上人。就拿藍白做餐飲來說,之所以能穩健發展24年,就是因為一直處在市場的變化中而不斷調整和進步。從裝修到產品,從模式到品牌定位,乃至每個競爭對手給我們帶來的沖擊,我們都在積極應對,變化調整。其實我經常想,我們有沒有敝帚自珍的時候?經常有。但慶幸的是在關鍵時刻,我們以變求突破,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。雖然有時變化有些被動,是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激發的內求,但能做這一點的人也不多。畢竟煙臺快餐行業少有能與我們比肩的。能在這一層面上的人,雖比不過圣人賢者,也算君子能人的境界了。
更多的人,都在穩定中追求安逸,滿足現狀,對外界的的變化往往被動接受。這絕不是貶義,而是一種普通的人生態度而已,只能說碌碌而平凡。
不同的人生境界,不以創造的財物為唯一標準,不以地位的高低做判斷準繩,當以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來衡量,以內心的富足和安定來體現。我們想成圣成賢,想有更大的價值感,猶如登山:內心有頂峰,腳下有礫石,不妨礙下坡的沖刺,也要有繞道的曲折。套用一句話“心懷感恩,手段商業”。